大连市第八中学推进“幸福班级”建设

为贯彻落实《大连市中小学班主任育人能力培训提升行动方案》精神,推动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,大连市第八中学以“幸福教育”为价值引领,以“幸福班级”建设为抓手,聚焦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专业成长双轮驱动,系统推进幸福班级建设实践,积极探索新时代班级管理新路径,着力构建温暖有爱、互助向善的育人共同体。

统筹部署,绘就幸福班级“路线图”。学校成立工作专班,明确分工、细化任务,制定《幸福班级建设行动方案》,以“构建幸福班级、发展幸福教师、培养幸福学生”的总体目标,聚焦班级文化、师生关系、家校共育、实践育人、环境营造等五大核心维度,逐步推进、持续改进,为育人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多维发力,夯实幸福班级“根基”。学校聚焦师生关系、家校协同、班级环境三大方面持续发力,营造有温度、有活力、有文化的育人氛围。鼓励班主任与学生多谈心,关注和理解每位学生。设置心理委员,开展“伙伴互助”;设立“幸福便利贴墙”,在小小便利贴中传递温暖与正能量。班级“幸福角”由学生轮值管理,设有图书、绿植、心愿墙等区域;通过钉钉平台发布“幸福一瞬”图文动态,记录学生日常点滴。组织开展“百种职业进校园”活动,邀请家长分享职业经历;家长会从传统的单向反馈转变为家校互动、亲子共建的交流平台,增强教育合力。

文化赋能,塑造班级精神“主心骨”。塑造富有内涵的班级文化与特色的形式表达系统,开展“幸福公约”制定、班徽设计、班歌创作等文化建设活动,形成识别性强、凝聚力高的班级文化符号系统。同步组织“幸福班级”主题征文活动,学生围绕“发现幸福、感受幸福、创造幸福”撰写成长故事,构建班级“幸福档案”,让价值引领根植于学生心田。

实践赋能,发动学生幸福成长内驱力。根据班级特色,围绕“幸福”主题设计实践项目,开展“微笑打卡”“幸福日记”“梦想墙”“心愿便利贴”等系列活动,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学生组织、沟通与合作能力。引导学生从“被管理者”转向“自我管理者”,实现学生在幸福班级中的“主动参与、创造幸福”。

专业引领,培育幸福班主任“成长型团队”。学校德育团队指导反馈班主任工作,帮助梳理问题、明确策略;对青年班主任实施“一对一”个性化成长帮扶;为储备班主任提供系统培训支持。通过常态研修、专题讲座、经验分享与导师带教,构建起“有规划、有梯队、有成果”的“幸福班主任支持体系”。

加强宣传,营造幸福育人“校园氛围”。班级设置“幸福班级展示栏”,呈现文化建设与幸福理念。学校公众号开设“幸福风采”专栏,定期推送优秀学生作品、家校共育案例、班级建设总结等内容,激励全校师生向善向上,营造“人人讲幸福、处处见幸福、共同建幸福”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

打印 关闭

上一篇:

下一篇: